發型設計不得不學習的基礎知識
一、設計的兩種方法:
1、相反:
長臉型縮短、寬臉型收緊、扁平采用堆積、發量多則采用去量。
(附)一個直發的顧客進來,要你為她設計一個發型,你給她卷發的建議比直發的建議更容易被接受。
2、對比:
圓臉燙一個爆炸式,會顯得臉小。下巴比較尖的顧客,將后轉角的頭發留長,并搭到肩前,就不會讓下巴周圍變空。
二、三元素:
1、形:物體的三維表達(長、寬、深),頭發的長度、兩耳間的寬度、鼻尖到枕骨的深度。
(附)立體感是深度表現的強弱。
a.線條:頭發的粗細、斷續、彎曲或直。
b.方向:向前的方向使人感覺“包裹”著臉龐;向后則感覺打開;需要量感的地方可以用梳子向上梳起,并吹發,讓頭發顯得蓬松。
c.形狀:發型完成后的外輪廓與外線。
d.輪廓:發型的外形狀與形線。
e.結構:不同長度的頭發在頭部的組合及分布情況(堆積或去除重量的方、圓、三角)。
(附)抽象結構:頭發拉離頭部,垂直于頭皮呈現的形狀。
(附)重量:在一定的區域內,頭發堆疊的效果。(外行看長短,內行論輕重)
(附)發量:在一定的區域內,頭發的密度感覺。
2、紋理:發束在頭發表面形成的特征。
a.靜止紋理:上面的頭發覆蓋的區域,看不到下面發捎外露的部分稱為靜止紋理(OneLength是典型的靜止紋理)。即使是卷發。
b.活動紋理:發稍外露的部分。清楚的看到層次。
c.混合紋理:在一個發型上,同時存在靜止和活動紋理。多數情況下,內圈為靜止紋理,外圈為活動紋理。
(附)外結構處理紋理的方法:
a.尾削:點剪發尾,最多5毫米,使它更柔和。刻痕也是尾削的一種,但刻痕去掉的長度更多一些,會使飽滿度變低。
b.束削:提拉發片,從發中段處理頭發,在發現發量過大的發片上使用,每次下剪不要超過3毫米(不是滑剪),剪刀口不要張得太大。
c.底削:提拉發片,從接近頭發的根部將頭發剪短(不能緊靠頭皮),在去掉發量的同時,制造短發,起到支撐的作用。
(附)內結構的處理紋理的方法:
做紋理的剪切方向要與結構的方向一致。
滑剪:主要用在制造束狀感上。
例如:去掉重量是上短下長,那在發片做紋理的時也要上短下長,從上至下,下剪位置由靠近發根慢慢變化到靠近發梢,變化程度與結構線平行。
三、顏色:可以襯托發型的特點。
根據不同顧客的膚色、氣質、發質來設計適合的顏色,還要考慮顧客的職業特征,利用三原色來進行顏色的調配,包括點染、片染、挑染、多段染漸變色、對沖處理,國際色板的配色,達到發型、發色、整體造型完美結合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理發剪刀怎么拿 理發剪子和推子的基本功怎樣練習
- 2019人氣直發發型,搭配這些發色太美了!
- 初中畢業學什么技術有前途?
- 理發師發必看:剪法基本手法操作
- 怎么才能夠開好一家美發店
- 開美發店怎樣留住回頭客
- 如何成功經營發廊?
- 今年發型流行趨勢大盤點
- 美發學校是怎么教學的
- 想成為美發師要去哪里學習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